第1330章 盛世大唐(终)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1330章 盛世大唐(终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30章 盛世大唐(终)

 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盛世大唐(终)李炎没有想到,李贤随便往林子一钻,竟然带回来这么一尊大佛。一位李客当然算不得什么。但那位李白啊......凡是提到大唐,提到盛唐,就永远绕不开这一颗璀璨的明珠。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,就半个盛唐。这么一位名人的父亲,哪怕是李炎都不由感到了几分压力。其实最主要的是,这些年里抄了不少李白的诗。也不知这位诗仙本人长大了,会不会向自己要版权费?李炎脑中突然鬼使神差的想着。“爹!你干嘛不说话啊。”

  李贤突然跑过来,推了推他。李炎这才回过神来,歉意一笑:“贤儿啊,父亲看你的这位朋友骨骼惊奇,想要收他为徒,你觉得如何?”

  把坐着本人的父亲收为徒弟,那就没问题了!李炎无比睿智的想着。李贤则是张大了嘴,一脸的震惊,骨骼惊奇?爹从哪里看出来的?神情腼腆的李客也有些不知所措,这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大叔竟然要收自己为徒?李客犹豫了半晌,才委婉的说道:“大叔,您的好意我心领了,不过客只是一介布衣,不敢攀附。”

  拒绝了?还喊我大叔?李炎一时傻眼了,自己堂堂大唐的皇帝,千古未有之圣君!收个徒弟还能被人拒绝?“哈哈哈!爹,我的这位好友和别人可不一样。”

  李贤得意的笑了起来。作为皇子,李贤在长安也不知接触了多少人。可从未有人被李贤当做好友。李客与李贤也不过一面之缘,倒是被李贤如此重视,不愧是李白他的爹啊。李炎在心里感叹了一句,摆了摆手,把这两个熊孩子赶到了一边去。“去去去,别挡着你爹我生火。”

  “爹你这是用放大镜在生火?”

  李贤走前还问了一嘴。李炎就在自己儿子面前显摆起来了,“折射原理,懂不懂?”

  “切,这谁不知道啊?一年前我就在科学院里学会了。”

  李贤不屑的撇了撇嘴,“还有您这角度,最好再倾斜十五度左右,这样生火的速度才更快。”

  “......”李炎脸一黑,收徒不成,还被自己儿子给教训了!贤儿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!李炎在心里愤愤的想着,然后照着他说的那样,把放大镜稍微倾斜了一些。等待了几息后,那火柴堆还真就给点燃了!诶,老了老了,连儿子都比不过了。李炎在心里深深一叹。“炎哥哥,中午吃什么?我们来帮你。”

  金胜曼一边说着,一边带着崔莺、徐惠众女走了过来。“中午吃烤鱼,上午新钓上来的,新鲜!”

  “烤鱼?太好了!”

  “......那个曼妹儿啊,哥哥问你个事儿。”

  “炎哥哥问就是了。”

  “我是不是老了?看上去像个大叔吗?”

  “......”众女对视了一眼,旋即纷纷大笑了起来。祥和宁静的村庄里,众女的笑声萦绕,如同一群百灵鸟般。......三年后。钱塘县。江南自古便是风流地。自三年前的恒罗斯战后,大唐迎来了数年平定。和平的岁月,百姓安居乐业,更铸就了江南的繁华与昌盛。地处江南中心的钱塘,就更是文人才子们的向往之地。碧绿色的江水,一艘画舫停靠着。画舫之中言笑晏晏,好不热闹。画舫里有一位女子,生的极美,分明出身风尘里,气质却空灵皎洁,不染尘埃。“小小姑娘!”

  不少文人才子们朝着女子大喊。“诸位才子!诸位才子!还请听老身一言!今日小小姑娘,以诗词会友,请大家作诗一首,若是能让小小姑娘满意,小小姑娘便会与之共度良宵~”一位身材丰腴的女子挥着手帕说道。等她说完,这些“道貌岸然”的才子们,就纷纷暴露了本性。一首首诗词不断从他们的口中念出。而每当一首诗念完,那位小小姑娘便会面带微笑的道声谢,就再没了其它动作。显然是未能有一首诗词能入了她的眼。苏小小是整个江南,甚至是整个大唐,都颇具美名的佳人。而她之所以有如此大名,皆是几年前从长安城里流传出来的一句诗——“钱塘苏小小,更值一年秋。”

  这首七夕,写的极好,也让无数人好奇,是什么样的女子,能让那样一位大才如此称赞。等来到钱塘,真正见到了苏小小,又会为她那动人心魄的美而震撼。久而久之,小小的美名,也就享誉整个大唐了。或许因为成名是因为诗,小小姑娘很是偏爱诗词,也爱能做出好诗的才子。可好诗难得,苏小小至今都未能得到能让她美眸一亮的好诗词。哪怕一首好诗,能与自己共度良宵的消息传出,无数的大才子都慕名而来,最终的结果,也只能失望而归。苏小小坐在画舫的高处,秀眉轻蹙,有些许愁思萦绕。就在她以为今日也要失望之时。一道声音却从那宴席的角落里传出。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云树绕堤沙,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、竞豪奢。”

  这,这是......小小姑娘突然正襟危坐,一张俏脸变得专注起来。这是首好词,虽然从未听说过这词牌。但好就是好,短短数十字,就将钱塘的江畔风光与城市风情描绘得淋漓尽致。自己想要的,就是这样的好诗词!那声音还未停止。“重湖叠巘清嘉,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千骑拥高牙,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”

  这是词的后半篇,依旧文采飞扬!苏小小的一双美眸亮的吓人,目光迅速停在了宴会中的某位男子身上。那男子,生的俊秀非凡,果然就是自己的意中人!在苏小小看向那男子时,男子也站了起来,笑着说道:“小小姑娘,这一首望海潮,你可还喜欢?”

  “词喜欢,作词的人更让人欢喜。”

  苏小小面带笑意,眸中情意绵绵。“那不知今夜......”“还请公子来闺房一叙。”

  苏小小邀请道。在无数才子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,那“平平无奇”的男子站了起来,一脸得意的朝着楼上走去。就在男子想着这位艳名盖江南的女子到了床榻之间,是何等动人的风景时。岸边,却传来了一声年轻而又扫兴的声音。“师父!您又偷偷跑去画舫了,要是被师娘们知道了,又要被赶出家门了。”

  “大师兄,你怎么知道师父在画舫上的?”

  “那还用想?”

  “不用想吗?”

  “不用!”

  听到这一声声对话,那男子,也就是李炎,脸顿时黑了下来。自己上辈子是做了啥,才摊上这两个倒霉徒弟的?事已至此,哪怕很想去小小姑娘的闺房里交流一番,李炎还是只能无奈从画舫里退了出去。看到岸边那一大一小两个孩子,李炎愤愤地说道:“你们坏了为师的大事!”

  那两个孩子,大的是李客。本来拒绝了李炎收徒的提议,之后在听到李炎“随口”所做的诗,又满脸佩服的答应了下来。小的则是李炎前些年在剑南道收下来的徒弟——王勃,王子安!在这三年间,李炎带着自己的老婆们走遍了大唐各地。看遍了自己治下的江山图景。也难得的,过足了自己梦寐以求,不用操心国事,带着老婆游山玩水的日子。而王勃乃是去年从剑南道接到自己身边的。李炎揉了揉自己两大弟子的脑袋,说道:“这事,你们告诉师娘了吗?”

  “还没有。”

  王勃单纯的回道。李炎刚松一口气,就听李客在一边无情的说:“我们没告诉,但是师娘们已经知道了。”

  “哈?”

  李炎眼睛一瞪,已经知道了?亏了亏了!都没和小小姑娘深.入交流一番,就已经落网了。他顿时露出了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,开始思考着一会儿回到院子后要如何狡辩。就在这时,地面忽然开始颤动起来。一大批人从街道的尽头走来,然后把岸边团团围住。李炎看着这一幕,嘴角又是一抽,看起来事发的还不止那一件小事儿。随着这些人将李炎围起来后,四个一脸威严,头发有些苍白的老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。他们一步一步走到了李炎面前,脸上的幽怨让李炎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。“马公,游韶、季辅、志宁,好久不见......”“陛下!我们找您找的好苦啊!”

  马周大叫了一声。“咳咳,这天下又没什么大事,朕,朕只是微服私访,体恤民情。”

  李炎咳嗽了一声,一脸正色的道。“那需要三年?”

  四人听到李炎偷懒都偷得这么理直气壮,不由吹胡子瞪眼。“额......需要吧。”

  李炎不太自信地说道。四位老人同时翻了个白眼。然后马周说道:“陛下,治国计划在今年就要宣告结束了,您该回来支持大局了。”

  “治国计划已经结束了?”

  李炎略有些错愕地说道。“已经结束了!”

  听到这有些诧异的语气,四人更是气得直咬牙。这三年,李炎过的那自然是惬意潇洒。可苦了他们四人啊!君不见上官仪还不过四十余岁的年纪,却早早的一头白发......李炎见他们这副样子,也知道自己轻松的好日子结束了。而且治国计划结束,他也时候回去主持第二个治国计划。于是他叹了口气,说道:“好吧,朕跟你们回去。”

  听到这话,四个老人如释重负。“来人啊!快将陛下请上龙辇!”

  马周更是大吼了一声。李炎嘴角一抽:“这么着急?就不让朕回去收拾下东西?”

  “有啥好收拾的,有什么东西我们给您收拾!”

  四个老头根本不给李炎离开他们视线的机会,几乎是用绑的将李炎给拽上了龙辇。岸边,一大一小两个男孩面面相觑,一时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。他们那吊儿郎当的师父,竟然是皇上?被绑上龙辇的李炎,则生无可恋的拉开车帘,望着外面这座繁华、秀丽城池。江南风韵,自己才刚来不久,还未享受。就要被拉回长安,关进那皇宫里。所以说啊......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......几日后。失踪了三年已久的皇帝总算是被寻回。时隔三年,终于召开了一次有皇帝参与的大朝会。朝会上,李炎对治国计划进行了总结,并宣布了第二个治国计划的进行。并在朝会上宣布,从今年开始,改国号为开元!开元——开始新的纪元。大唐,也由此迎来了真正的盛世!......(全书完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